
2025/11/22 09:26(11/22 09:56 更新)
從73歲到89歲,5名長者克服身體限制,憑藉巧手工藝,或修復老電扇圓滿3代人記憶、或無師自通做袖珍建築模型,又或另闢蹊徑以傳統工藝製作文化創意商品,儼然是精彩又絢爛的銀髮巧手秀。
(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2日電)75歲鄭清木在台中市豐原區維修老電扇,許多人帶著承載不少回憶及三代人情感的家中老電扇求助,幾乎與鄭清木同時代的扇葉在巧手修復後得以再次轉動,家族回憶代代相傳。
鄭清木的精湛維修技藝讓不少人慕名而來,無論風扇無法擺動或扇葉不能轉動,經鄭清木維修都能重獲新生,吹出徐徐涼風。
帶著家中老電扇造訪的曾先生告訴中央社記者,家中小孩不小心踢倒電扇,造成電扇擺頭卡榫破損。他手摸電扇緩緩說,他7、8歲時家裡就有這台電扇,已陪他多年,一定要修好,將來要傳給兒子,兒子要再傳給孫子,一代一代傳下去。
曾先生表示,這老古董陪他長大,已有感情,且當時農業社會,鮮少有人家中能有電扇;這是爸爸過世後留下,修好後他要留給兒子、孫子繼續吹。
他說,其實家中每個房間都有裝冷氣,各配1台電扇,但老電扇耐操好用,鄭清木手藝相當好,修過後可再用很久。
鄭清木回憶,曾有桃園市客戶造訪,希望幫忙維修阿公留下的老電扇,且客戶父親臨終時叮囑一定要將電扇往下傳。
也有民眾提「尋扇計畫」,由於家中曾開電扇工廠,之後工廠倒閉,父親抑鬱而終,家中沒留下任何1台自家生產的電扇,希望至少在市場上找回1台紀念。
鄭清木透過社群網站臉書(Facebook)社團發起協尋,花費不少時間,在父親節前夕尋獲並重新整修,一家人獲知後淚流滿面,相當激動,十分感謝鄭清木找回家人對父親的回憶。(編輯:李明宗)1141122
本網站之文字、圖片及影音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、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