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

袖珍檜木模型工藝傳承 陳振龍重現百年建築風采

(中央社記者黃國芳嘉義市23日電)81歲陳振龍20年前憑藉半世紀建築功夫,製作縮小1:20比例三合院、菸樓、阿里山及台鐵早期車站檜木模型,唯妙唯肖,而準備「封刀」的陳振龍也透過教學傳承巧手技藝。

陳振龍年輕時短暫務農後,就隨父兄四處建造房屋,從早期竹管厝、土埆厝,到鋼筋水泥透天厝或大樓。雖僅初中畢業,從做中學會建築製圖,閩式、日式與巴洛克式建造工法都難不倒。

早期嘉義縣菸葉盛行,近山鄉鎮都栽種,當年有菸樓者可謂村莊中有錢人;由於曾建造菸樓,保有特殊情感,只可惜在農村少見保留完整菸樓。20餘年前,陳振龍參與社區營造,計畫在社區建造菸樓作為歷史記憶,但申請不到經費作罷,於是興起製作木造模型構想。

他說,當時製圖畫大阪式菸樓建築藍圖,以1:20縮小比例,重現消失在歷史的菸樓,且還製作菸樓原貌,及只有內部構造的菸樓,後續則改良製作進階版廣島式菸樓,木質材料以耐久保存檜木為主。

菸樓模型唯妙唯肖,引起眾人讚嘆,讓陳振龍有製作古蹟模型想法,初期選擇製作農村三合院模型,主要是現代房屋大多鋼筋水泥,想讓下一代見識早期農村屋舍樣貌。

陳振龍後續聯想到與人文歷史文化緊密關聯的車站,他說,由於住在阿里山林鐵必經的竹崎鄉鹿滿村,小時候常聽到載運檜木蒸汽火車的汽笛聲,長大後曾實地到阿里山建造眠月車站,對林鐵有特別親切感,選擇製作日治時期阿里山林鐵沿線車站。

阿里山林鐵沿線日治時期車站大多已改建,陳振龍參考各站舊照片,配合建築專長,大都以1:20比例製作出幾乎一模一樣的車站模型,重現阿里山各車站早期樣貌。

陳振龍接著構想台鐵沿線車站,他說,常搭火車到新竹探望忙於工作的兒子,對巴洛克風格新竹車站印象深刻,選擇有紀念價值的車站為創作標的,包括基隆、台北、台南保安及嘉義站等,透過巧手工藝,呈現車站原貌。

陳振龍認為打造袖珍模型工藝如建屋,工法馬虎不得,須從地基開始,建立架構、內部陳設擺飾等都要精準完成比例規格,尤其車站外觀特殊的閣樓、馬薩式屋頂、鐘樓與八角樓等,須運用累積數十年建築工法完成。

如果台鐵老式車站還完整保留,陳振龍會仔細觀察車站細微構造,包括構造比例及運用的建築工法;如果車站已不復見,會透過老照片協助製作模型,成品一樣夠水準。

陳振龍年事已高,近幾年原本打算「封刀」不再創作,但2020年在嘉義市長黃敏惠邀請下,允諾在嘉義市文化局開辦的「舊有建築模型製作工作坊」傳承技藝,在近4個月課程傳授施作技巧,率學員製作北門車站及鹿寮里菸樓模型。

陳振龍為傳授半世紀的技藝工夫,費盡心思備課,還瘦了幾公斤。

2022年在文化局力邀下,陳振龍再率學員製作前身為「原嘉義神社附屬館所」齋館,現為市定古蹟「嘉義市史蹟資料館」檜木袖珍模型,並展示在史蹟館內。他說,這是最難的作品,也是創作至今最滿意。

陳振龍曾思考如何呈現齋館的美而失眠,特別是齋館圓弧形天花板及屋脊上斗拱雕花是較難突破的工法,創作期間,他常實地察看齋館細微結構,甚至還爬上梯子觀看屋頂構造,主要是為完美呈現作品樣貌。

陳振龍的車站作品被鐵道迷視為珍寶,部分作品被蒐購典藏,而菸樓作品曾到日本展覽,過去數年間曾吸引日本東京大學、美國喬治亞大學學者參訪及交流。(編輯:李明宗)1141123

Related Posts

1 of 3,5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