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/11/23 11:01(11/23 11:11 更新)
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,人工智慧、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,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。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,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、驅動綠色創新,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。
(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23日電)教育部補助東海大學舉辦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競賽,聚焦AI於機台即時異常偵測與運作穩定性分析的應用,共182隊參賽,提供企業在生產線上參考的解決方案。
教育部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,隨著智慧製造與大數據分析成為產業發展關鍵,為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交流與合作,教育部因此補助東海大學舉辦全國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競賽,旨在以教育實踐推動技術創新,強化學生問題解決與數據應用能力,並培養具產業思維的高階專業人才。
「2025年全國智慧製造大數據分析競賽」吸引39所大專校院的跨領域團隊參與,共182隊、489人報名,總獎金新台幣330萬元。
競賽題目聚焦AI於機台即時異常偵測與運作穩定性分析的應用,透過AI模型的導入,即時掌握設備狀態、預防異常停機,協助產業提升製程智慧化與決策精準度。
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系副教授江振國表示,半導體長晶製程一旦晶線發生斷裂,整段長晶品質就會失控,造成報廢與停線,若能即時捕捉並定位斷線,將大幅提升自動化生產效能;此次題目資料逼近真實產線條件,並採用「偵測延遲懲罰」機制,獎勵越早偵測到異常的模型,不僅要求準確,更要快速,這才是智慧製造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教育部提到,面對全球數位轉型與自動化趨勢,智慧製造、大數據與AI成為國家競爭力核心,希望透過競賽結合產業真實數據與跨域合作,展現AI模型建構與製程優化成果,回應智慧化生產需求,未來將深化產學合作,打造智慧製造創新生態鏈,引領台灣邁向全球製造舞台。(編輯:管中維)1141123
本網站之文字、圖片及影音,非經授權,不得轉載、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。


